1977年,徐剑铭到陈忠实家做客。只听见一女人在骂:“没啥用!挣不了个钱!”他一看,正是陈忠实的老婆。为了给哥们儿出气,徐剑铭故意把稿费单递给她,道:“嫂子,这是哥的稿费!”一见到钱,这女人脸色瞬间变了,来了句:“哈哈哈,我家陈忠实要是赚很多稿费就好了!”
(资料图片)
陈忠实在没有出名前,赚的钱很少,生活很拮据。因此,他的妻子跟着他没少受苦。这样的情况下,陈大嫂习惯了喋喋不休地吐槽丈夫没本事。她甚至还骂过陈忠实,“不如去喂鸡!”老陈很无奈,只好呵呵一笑。当然,心情不好时也会回怼一句“你懂个锤子!”
但是徐剑铭的这一次来访,让陈忠实老婆看到了希望。她发现写稿是真的可以换钱的,于是决定支持丈夫写作。
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,陈忠实才能更好地写作《白鹿原》。
1988年,陈忠实决定一个人回老家,安心创作。妻子一反常态,对他说:“你去吧,城里这边我来照顾!”于是,陈忠实把老婆孩子和长辈安顿在城里,独自回了村里,一走就是四年。
他先是实地考察白鹿原,又走访当地老人,了解曾经的旧事。之后,他翻阅大量县志、乡约,查看了大量历史。
素材收集得差不多后,陈忠实开始动笔,用一千多个日夜,写出了一部史诗级巨著,惊艳了世人。他在《白鹿原》中,讲述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,主要描写了白、鹿两家三代人之间的纠葛、恩怨。
1992年,《白鹿原》成书。陈忠实激动到晕眩,他知道自己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能够被认可,就是莫名地知道。
他怀着激动的心情,将手稿拿到了出版社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们一致认为这部小说——开天辟地,立马决定让其在杂志上连载。然而,意外却发生了。杂志《当代》的主编觉得这部小说好是好,太露骨。特别是其中描写田小娥的一些文字,涉及太多有色描写,应该删去。
当时,摆在陈忠实面前的就是一道选择题,要么删掉4、5万字发表,要么不发表。无奈,陈忠实选了前者。
删减版的白鹿原在杂志刊登后,火得一塌糊涂,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。同时,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。
很多小说粉要求出版原版,他们认为删去的部分是小说需要的必要描写,不该删。随着呼声越来越高,1993年白鹿原出版时,人民文学出版社大胆地启用了原版,也就是把删掉的字数补上了。
到了1997年,《白鹿原》获得了茅盾文学奖。这时候,田小娥的问题又被拿出来说了。大致意思就是删了那些,就给颁奖,不删就不给颁奖。无奈,陈忠实只好再一次删文。
此后,《白鹿原》出版了许多次,但都是沿用1997获奖版,是删减版。自始至终,就只有1993年初印版是一版完整版,最原汁原味。
所以,真心推荐喜欢《白鹿原》的朋友,要买就买1993初印版。很负责任地讲,一本书的版本好坏,直接决定一本书的价值。读这本书,首选93版,不仅内容最优,且有收藏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