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
您的位置: 首页>滚动 > >正文
2023-04-23 14:32:17 来源:Hi科普啦

说到榴莲这一水果,口感浓密,营养价值也高,堪称“水果之王”,十分合中国人的胃口,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,那就是它那 高得离谱的价格 ——少则两三百一个,多则两三百一斤,每吃一口都能体会到“肉疼”的滋味。

不过,或许在不久之后,我们将不再会每吃一次都感觉到“肉疼”,实现“榴莲自由”也不会只停留在梦想阶段了。

然而,这边中国人欢呼,那边的泰国人和越南人却要焦虑起来了: 如果中国真的实现榴莲自产了,我们每年的“高价榴莲”又该卖给谁?


(相关资料图)

让人又爱又恨的“天价水果”

放眼全世界范围内,中国都算是赫赫有名的“榴莲杀手”,毕竟“ 世界第一大榴莲进口国 ”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并不是浪得虚名。

从2014年开始,中国国内市场上对于榴莲的需求量就以每年14%的速度不断增加着,即便是在疫情期间,进出口商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的情况下,都未能消减中国的榴莲爱好者们对于榴莲的热爱。

在2021年时,国内对于榴莲的需求量就达到了 82.16万吨 ,而零售市场规模则是达到了490.2亿元,并以21.49%的复合增速不断扩大。

爱吃也好,嫌臭也罢,虽然大家对于榴莲这种水果的态度有着明显的两级分化,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在价格上达成共识—— 榴莲的价格简直太贵了!

50元每斤 的价格,也只能算是普通榴莲的正常售价,需要花一两百才能从水果店买走一个榴莲这件事,对于中国人来说,那简直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了。

更别说是要买走一个像“猫山王榴莲”这样的稀少品种了,身上没装着三四张红票票的,都不敢去往收银台结账。

世上水果千千万,为何榴莲偏偏属于贵的那一类?

榴莲价格贵的关键,并不在于它的营养价值或是味道有多么的独特,而是因为,在前些年间,出现在中国市场上的榴莲都不是中国自主培育的。

也就是说,吃进中国人嘴里的这些榴莲,几乎全部都 来源于向其他国家进口 ,而且其中95% 以上的榴莲都来源于泰国。

不仅如此,为了满足国人对于榴莲的需求,国内超市甚至不惜以7美元每斤的价格向东南亚进口榴莲。

有相关调查显示,东南亚种植出的榴莲,有 60%以上 都进到了中国人的肚子里。毫不夸张的说,中国人通过吃榴莲,养活了东南亚与马来西亚的半数以上的榴莲种植者。

进口价格越高,市场上的售价自然也就越高,久而久之,榴莲变成了一种“水果奢侈品”。

艰难的榴莲自主培育

既然中国对榴莲的需求量如此之大,为何不选择自己种?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向中国进口榴莲的国家挣得盆满钵满,不会不甘心吗?

其实中国一直都在不断尝试榴莲的本土培育,只不过结果一直都不尽人意。

榴莲作为一种热带水果,对于生长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,常年气温保持在25-30摄氏度左右为最佳,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摄氏度,更不能出现霜冻,年降水量需要达到1000毫米以上。

泰国地处热带,光照条件好,一年四季都高温,无论是从气温还是光照来看,泰国都像是为榴莲量身打造的种植地,在这样较为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的榴莲,自然就有了较好的品质。这就是为何中国首选从泰国进口榴莲的原因,

反观中国,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亚热带地区,只有少数几个省份处于热带,且地势复杂,多陡峭山地,地势起伏大,导致昼夜也温差较大。

所以从自然环境来看,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合种植榴莲,只有海南等少数几个地区拥有尝试的机会。

选好可以进行榴莲种植的地方,并不等于榴莲的种植一定能成功 ,因为榴莲的培育也是一个大问题。

榴莲树苗在存活后,还需要 很长时间的生长周期 ,最快也要四五年才能挂果,有些特别的品种甚至要花上七八年的时间。

在这期间,榴莲树占用了大面积的 土地 ,还需要持续耗费大量的 人力和资金 ,来保证榴莲树能够一直处在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中。

但凡中间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,那就会出现功亏一篑,血本无归的结果。

所以在中国的一些省份来尝试本土榴莲培育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是一场豪赌,随时都可能会面临着巨大的损失。

这些经验或许在纸上只有短短几个字,却拖住了中国榴莲种植脚步十多年。不发芽,长不大,不结果,只结次果,结出坏果……

不同环节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,让中国一直无法自主培育出本土的优质榴莲,甚至被贴上“ 无法实现榴莲的大规模种植 ”的标签。

看着中国的一次次试错,向中国出口榴莲的国家开始变得“变本加厉”。

他们“放心”的扩大了本国的榴莲种植面积,顺便把价格越炒越高,有些榴莲甚至被炒到几百元一斤,成功让榴莲变成了许多人舍不得吃的水果。

但是在中国还没有成功实现榴莲自主培育的背景下,面对这些状况,简直是毫无办法,只能接受,毕竟谁让这么多中国人都爱吃呢。

在这几年间,东南亚等国家依靠向中国出售榴莲,挣得盆满钵满,榴莲的价格也一年赛过一年。

“白菜价”的榴莲或许不是梦

这样让中国无可奈何的局面,在 2019年 时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。

2019年,海南有40棵观赏性榴莲,突然就结出了果实,有力打脸了那些断言中国无法实现大规模种植榴莲的国家们。

以这40棵榴莲树的结果为开端,事态的后续走向就变得十分大快人心。

海南省已经种植了规模相当的榴莲树,预计将在2024年下果,据官方数据显示,这些 总棵数超过30000亩的榴莲树,将为中国带来高达4.1万吨的榴莲 ,这一数量与中国每年从东南亚进口的榴莲数量,基本持平。

除此外,广东也开始加入到榴莲种植的队伍中来,截至2023年,广东已经实现种植榴莲树的总数超过20万棵,并且种植规模还在持续的扩大。

或许在不久后,中国人能够实现吃到“白菜价”榴莲的梦想。

相比其国人的奔走相告,泰国却慌得不止一星半点。

中国作为泰国榴莲的第一大客户,每年都几乎实现了把泰国榴莲“买断” ,如果突然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,或许会对整个泰国的水果进出口造成巨大的影响,毫不夸张的说,泰国可能会失去一半以上的水果出口收益。

据泰国商务部公布出的相关数据显示,在2019年的1月-4月间,泰国累计向中国出口新鲜水果共计 6.68亿 美元,其中榴莲的出口总值达到了 4.18亿 美元。

尽管泰国拥有种植榴莲的“ 天时、地利 ”条件,从种植面积到榴莲质量与数量,在整个榴莲市场上都有明显的优势,但是这第一的宝座还能坐稳多少年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
自从2019年海南榴莲树突然结果,让农科院热带水果研究所等专门机构看到一丝希望后,便开始了各国的走访调研,终于 在2020年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 。

在引进榴莲实生苗的基础上实现成功嫁接,有效得将幼苗的成活率提高到了98%,并及时改善了相关数据采集,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条件,实现了榴莲的 精准化量产 。

什么时候才能实现“榴莲自由”?

估计不少榴莲迷,都已经听说了 今年6月,会有一批海南种植的榴莲投入市场 ,已经开始期待以“ 10块3斤 ”的超低价格购买到榴莲了,毕竟“自家种”的榴莲,总不能还是天价吧。

的确,中国本土种植的榴莲,由于少了进口那一个“中间商挣差价”的步骤,价格会有所降低,但是要想实现“10块3斤”,那还真得多等个五年八年的。

尽管今年6月即将上市的榴莲大致有1400亩,每亩的产量约为1000斤,但是放在整个中国榴莲市场上,实在是还不够“塞牙缝”的。

都已经能够成功种植了,扩一扩规模不就行了?

就算中国的海南,广东等地区都在着手扩大榴莲种植规模,但是毕竟 适宜榴莲种植的地区实在有限 ,即便各地都能够在未来3-5年内成功建成万亩榴莲产业区,也无法完全靠本土种植来实现需求的供应。

再加之榴莲较慢的生长周期,“4年挂果,8年盛果”的架势,估计在短时间内,还无法实现“白菜价”供应。

不过按照当前这样的发展势头,实现“0进口”,完全依靠本土种植来实现榴莲自由,还是十分有希望的!

参考文献:

1 《泰国榴莲出口竞争力分析——基于与马来西亚的对比》 2020年 2 《榴莲种植技术研究》 3 《中国榴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》2021年

标签: